close

 

研究所的重點就是:畢業!畢業!畢業!千萬不要對究所有任何幻想,更何況還是在職專班,想著如何達成工作、讀書的平衡,還有早日脫身拿到文憑,才是一位在職專班人應該的態度。

 

下面就來跟大家分享,在職專班怎麼歸劃時間,以及盡快畢業的方法吧:

 

一、整體規劃:設立目標與優先順序

要達成長期目標,最重要的就是知道要前往的方向,設立目標以及安排計畫非常重要,千萬不要略過這個步驟!

 

1. 確認畢業要求

    先了解學校的課程的必選修學分、學分規定、論文時程與其他畢業條件(如實習或口試),在來安排計畫。

  

2. 設定明確的目標

    每學期設定具體目標,例如完成 X 學分、完成某部分文獻回顧或研究設計。

    我自己就是個錯誤示範,沒有做好目標分配, 如果再來一次,我會這樣安排。碩一修學分為主,適應工作與學業兩頭燒的強度,以及找好題目與教授;碩二則是有系統的蒐集資料,並把前面三章:研究動機、文獻探討、研究方法完成,當然課堂作業也需要準時完成,碩三則是執行研究計畫與完成研究,接受口試後就可以畢業了~

    照著這樣的規劃,將任務分配到這三年,每年確實檢核目標,按部就班完成。

 

3. 確定研究主題

    不要小看研究主題!光是題目我就改了3次,好的題目絕對可以讓你上天堂!

    如何找到最適合的研究主題,一定要跟教授討論,確認這個主題有研究空間,也最好跟教授的專業有關,我的教授不完全懂我的題目,造成我的研究進行不順、還要回來改的情形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多看文獻也很有幫助,千萬不要偷懶,文獻會讓你知道前人的研究,讓你得以避開陳腔濫調,以及看見在巨人的肩膀上的風景。

    

二、時間規劃:按表操課確保計畫完成

 

1. 排序任務的優先順序

在職專班的時間是非常緊湊的,因此要學會區辨「重要」、「次重要」、「輔助任務」、「不重要」的任務。

(1)「重要」指的是跟學業有關的事物,如:課堂、固定會議、論文指導、完成作業等。

(2)「次重要」指的是工作與人際關係,說實話如果想快快畢業,工作的次序還是擺在學業後,趕快畢業再來投入工作比較實際,最好是工作之餘處理學業,所以工作上要秉持「不加班」原則;另外,在職專班的同學可能有家庭,還是要把時間留給重要的人,他們是最強大的心理支柱,在最脆弱的時候,它們的安慰可以使你振作,相信我,研究所有很多崩潰的時刻。

(3)「輔助任務」指的是可以幫助你達標的任務,如:運動可以幫助維持體力、瑜珈可以讓你身心放鬆等,看似旁門左道,但「輔助任務」才真正幫助你走得長遠!生活狀態越好,也會影響精力,進而影響表現,所以不能忘記經營生活。

(4)「不重要」顧名思義真的不重要,但往往我們最會優先選擇它們,如:看劇、打電動、出去玩等,這些事情會導致我們拖延,檢視自己有哪些壞習慣,盡快剷除。

 

2. 時間分配

(1) 依照自己的「專注力」、「精力」做分配:

我的分配方式首先將時間分割成大時間區間,平日早上處理工作,平日晚上則是上課以及處理零碎任務,周末則是需要深入處理的作業與休息。

 (2)安排行事曆:

接著把任務切小塊,排進一周的時間表,記得設計檢核機制,完成後劃掉任務,會有一種爽感!不論如何安排,切記一個重點:如果不及時完成,就會影響到後面的進度!及時完成才是王道!安排行事曆的動作會使你養成習慣,自主按表操課後,也就不會覺得痛苦了。

→參考《原子習慣》建立你的好習慣吧!

(3)解決拖延症:

在念研究所之前我有很嚴重的拖延症,進研究所後幾乎治好了,我先找出自己拖延的原因,是太過害怕龐大的任務,因此我將之切小,而且從最簡單的開始,等習慣強度後,就可以繼續執行難度高的。可以先找出自己的拖延症病因,不只可以加快論文進度,對人生更有幫助。

→參考《拖延心理學》了解自己屬於哪種拖延類型

 

三、減少浪費時間:善於取巧與善用工具

 

1. 文獻閱讀與整理的重要技巧

(1) 設定關鍵字:

用關鍵字搜尋相關的論文,找出與論文高度相關的論文,然後再進一步搜尋與該篇高度相關的論文,如:引用該篇的論文、該篇引用的其它論文,等到查找的內容差不多,就代表你已經窮盡範圍內的論文了。

(2) 不要忽略英文文獻:

不要為了偷懶不看英文文獻,我就是犯了這個錯!我花了大把時間在搜尋上,一直沒有搜尋到理想的,直到一篇英文論文才解決我的困境,原來我想做的方向國內還未流行起來,國外則已開始5年多了,國內才會沒有資料。害怕英文文獻的人,務必使用sciSpace,它可以搜尋論文、翻譯任何語言、幫忙摘要,甚至可以幫忙寫論文,有它可以幫助你提升效率。

(3) 管理文獻:

文獻的存放推薦使用notion的database的功能,兼顧存放文件,以及作筆記的功能,管理資料還是以電子檔為主,之後查找也會方便許多。

→ 開始使用工具吧【保姆級實操】用免費AI工具+GPT進行論文文獻綜述!!

 

2. 論文撰寫過程

(1) 架構設定:

架構務必跟教授討論清楚,教授的存在就是幫忙把關,避免越寫越偏題,每到一個階段就先停下與教授討論,確定之前的內容沒問題,以及請教授給予接下來的方向。我的教授是屬於放牛吃草型的,即便如此還是要勇於打擾教授,提出比較具體的問題,讓忙碌的教授可以更快幫你解決問題。

(2 )讓AI幫忙:

chatGPT絕對是研究生的大助手,你可以讓它幫忙摘要與整理資料,也可以跟它討論你的架構,尤其引用文獻的後,為了避免抄襲,可以讓它幫忙潤飾,減少自己修改的時間。

(3) 與同學組互助會:

忙碌的教授不一定能經常幫助你,因此同學之間彼此互相合住,才不會浪費許多摸索的時間,兩個有共同目標的人,也能做到督促彼此,一起快快畢業,在上課期間就可以開始物色論文寫作好夥伴。

→更多論文的精準技巧可參考《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:方法、秘訣、潛規則

 

四、注意格式

俗話:「魔鬼藏在細節裡」,最枝微末節格式可是論文完成的臨門一腳,每個系所規定的有出入,不要自己上網亂搜尋,建議可以先跟學長姐拿Word檔,直接修改,或者查找系上的規定,最好開始寫的時候就要注意格式,寫完再來修格式的話會看的眼花撩亂,很容易漏掉細節,還不如一開始謹慎為之。

 

研究所與大學差異很大,必須要有更多的專業以及自我管理能力,尤其身兼工作的在職專班同學,真的會非常、非常、非常辛苦!不過當畢業後,一切雲淡風輕,你已經大大躍級!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尚老師 的頭像
    尚老師

    尚老師的課後私教

    尚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